紫外线杀菌原理 紫外线消毒器工作原理 2015年12月21日 16:00环保知识来源 紫外线消毒技术是国际上90年代末兴起的较新一代消毒技术。它集光学、微生物学、电子、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为一体,具有高效率、广谱性、低成本、**命、大水量和**次污染的特点,是国际上公认的21世纪的主流消毒技术。 紫外线是介于可视光线和X射线之间的电磁波频谱。200nm至400nm的紫外光谱有很强的杀菌效力, 其峰值在265nm。 在这个波长范围内的紫外线主要是通过刺穿细胞膜,破坏细胞内脱氧核糖核酸和破坏细胞内的其它分子,使微生物不能再复制和繁殖,而较终达到消毒作用。 紫外线杀菌原理 紫外线消毒的杀菌原理是利用紫外线光子的能量破环水体中各种病毒、细菌以及其它致病体的DNA结构。主要是使DNA中的各种结构键断裂或发生光化学聚合反应,例如使DNA中胸腺嘧啶二聚体,从而使各种病毒、细菌以及其它致病体丧失复制繁殖能力,达到灭菌的效果。 紫外线杀菌原理 紫外线杀菌原理 紫外线消毒器工作原理 紫外线对水的消毒灭菌主要是通过紫外线对微生物的辐射,生物体内的核酸吸收了紫外线的光能,损伤和破坏了核酸的功能使微生物致死,从而达到消毒的目的。 大多数紫外线装置利用传统的低压紫外灯技术,也有一些大型水厂采用低压高强度紫外灯系统和中压高强度紫外灯系统,由于产生高强度的紫外线可能使灯管数量减少90%以上,从而缩小了占地面积,节约了安装和维修费用,并且使紫外线消毒法对水质较差的出水也适用。